2)第一百十三章 山河易主一_渣太子的白月光黑化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百官的三日请立之下称帝,明日,便是这第三日。

  但总归有李烬霄在,夜长梦多……

  他提笔落墨,耳边突然回想起天歌的话,“你若把命留在外头,我绝不独活。”

  李云临的眸中闪过挣扎,依然横了横心,将手上谕令写完。

  -

  清晨的第一声长钟奏响,声音悠远,浩浩荡荡,阳光普照。

  朝野内外皆心绪激荡。

  这是皇帝驾崩第三日,太子将依照俗例,在今日应允百官的请立,登基为帝。

  百官们早早静候在灵堂殿外,一片庄严素裹。

  到了时辰,灵堂内的众人起身,跟随太子皇后走到殿外。

  百官跪地,声齐洪亮:

  “皇太子殿下孝友英明,刚健中正,殿下位居储贰义合继承,而深切哀情未登帝位,群臣惶惶莫知所措,夫为天下国家者,以善继述为重,以广德教为先,以安宗社为急,以固基业为悠久重计,伏望殿下早正天位!”

  今日这番请奏较前两日更长些。

  为将“勉从所请,谦逊称帝”的场面演得合宜,李云临的脸上流露出为难哀痛的神色。

  还未等他开口,楚天歌上前一步,清丽的声音在这空旷的场地清晰。

  “皇上临终前急诏皇后,因病体难起,留下口谕称废皇太子之位。”

  言出,四下官员大惊失色,交头接耳杂唏嘘一片。

  皇上临终前,皇后的确受急诏去了乾清宫,此时六宫皆知。皇后多年无宠,却受此急诏,的确颇为蹊跷。

  现在聿王妃乍说皇上要废太子,倒也无不可能。

  李云临眼神复杂的看着楚天歌,淡淡道:“王妃的胡话真的信口即来,本太子有父皇亲笔书写的传位诏书,上盖皇帝玺印,总比你的口谕有信服力。”

  皇后轻挑凤眉,强调,“并非她的口谕,而是皇上的口谕。”

  裴丞相跪在百官之首,平静道:“皇后娘娘,请恕下官不敬,遗诏之下口谕无用,太子应遂遗诏,尽早登临大宝。”

  其后的许多官员们伏低了身姿,连连附和。

  “请太子殿下早正天位!”

  新帝未登基,裴相就称皇上为先帝,捧女婿上天心思昭然若揭,迫在眉睫。

  “若是先帝从未写过传位诏书呢?”楚天歌淡淡道。

  众人再度哗然,若先帝未留下遗诏,那驾崩当日王公公呈给百官的是什么?

  王公公伺候先帝多年,总不能配合太子作假,可瞧着聿王妃,亦不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如此信口雌黄吧?

  李云临看着她,泰然自若得没有一丝心虚的模样,唇边捏着浅笑。

  “王妃的意思,是说王公公不忠,还是说本太子伪造遗诏?”

  楚天歌不紧不慢的说道:“王公公若忠,又怎会任由先帝服用大量天参,王公公可是颇通医理的。”

  在先帝还是皇子时,王公公就伺候其侧,先帝很称心他的服侍,且通医理的人留在身边格外方便,就在登基之后阉了他,以便长久侍奉在侧。

  皇后摆手,“去把太医都请来。”

  “先帝圣体的确受天参蚕食已久,身元殆尽而亡,而非其他病疾。”

  开棺验过之后,太医们众口一词,证实了楚天歌所言。

  楚天歌看着王公公,说道:“先帝的饮食皆由你查验,可不是你一句失察能搪塞过去的。”

  一直沉默的王公公自知逃不脱责任,走到前面来,视死如归道:

  “并非我失职失察,而是我因受阉之事怀恨在心,故意下药拖垮先帝的身子,令先帝饱受煎熬后痛苦而终。”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