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6章永安_后汉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改,又当如何?”

  “斩之即可!”

  斩钉截铁,声若雷霆。

  少帝看了看殿中的王黎点了点头,又听王黎接着说道:“启禀陛下,微臣还有一事需陛下允准!”

  “何事?”

  “河南经董贼数年的纵掠后,人民流离失所,田地大量荒芜。如今皇室、朝臣、军中以及黎庶之食量均来自清河郡和颍川太守以及司徒等人的馈赠,若是朝中还按以前的赋税征收钱粮,恐怕日后于陛下重振大汉不利。臣恳请陛下革新赋税,恢复和发展农业!”

  这一点少帝和朝中重臣倒是深有体会,董贼纵兵掠粮,肆意屠民,整个河南一片废墟,虽不说千里无鸡鸣,但确实也无口腹之粮。而宫中的粮食同样也被董贼运往关中去了。

  “王卿可有良策?”

  “微臣以为实施均田令和租庸调制即可缓解当前局面!”

  如今的税赋制确实也不再合时宜,经过四百余年的发展,汉高祖当初制定的十五税一的政策早已为灵帝取替。田税、口赋(人头税)、算赋等等,税赋多如牛毛,已经逼得天下民不聊生反旗频举,若是再使用下去,这天下还能安稳吗?

  但是,若继续回到汉高祖的十五税一的法制,汉室朝廷以及军中粮草又如何能够满足?

  司徒杨彪和荀爽点了点头,相视一眼,问道:“何为均田令与租庸调制?”

  “回禀陛下!”

  王黎从怀中掏出两册《实行均田令疏》和《实行租用调制疏》交给殿中的小黄门,说道:“均田令者,其一:规定十五岁以上男子可授露田是四十亩,妇人折半,露田不得买卖,年老免课身死还田,奴婢亦相同。其二、初受田时,没有桑田的家庭依律法受田;桑田不足者同样根据律法补足。其三、若民有余力,朝廷可暂借土地任民超额耕种;如果人口出现增加,则再次依律法受田。

  租庸调制则分为租、庸和调,所谓租者即田租也,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而庸调者,纳绢代役即为庸;交纳绢、绵或布、麻则为调。家中富裕者可以免租而多调,贫苦之家者可以免租调而多劳役,任由百姓根据家中情况自行选择。”

  话音刚落,杨彪、荀爽、黄琬包括刚刚被王黎驳斥过的陈纪等人都向王黎头来赞许的目光,果然不愧是王家的千里驹!

  均田制的施行,必然能够很好的抑制天下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减少田产纠纷,刺激越来越多的农民对于无主荒田的开垦。

  而租庸调制,在与均田制同步实施的过程中,既能保证农民的耕作时间,又能减轻农民赋役负担平息社会中越来越尖锐的阶级矛盾。

  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如果同时颁发,必然会极大的鼓舞农民的士气和积极性,而国家的税赋还有国家的安稳都会随着这两条法令的实施日趋提升。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