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2章司马出山_后汉长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嘿一笑,脸上带着一丝戏谑的笑容。

  “更何况,属下已经说过,要将司马这一族拉到主公的阵营之中成为主公的左膀右臂,而司马懿正是孔明先生的门人,敢问主公还有比孔明先生亲自出使荆州更好的人选吗?”

  被贾诩一问,王黎直接愣在当场,眼中略显尴尬之色。

  当初蔡文姬不顾声誉,毅然决然随王黎从丹阳千里迢迢赶到荆州,恰逢皇甫灵儿正在孕期,王黎因顾及灵儿的感受未将蔡文姬纳入王家,致使蔡文姬错将心事付瑶琴,导致如今蔡文姬依旧茕然一身,独自游猎于江湖之间。

  这个时候去找蔡邕,这不是自个找不痛快吗?

  至于说到司马懿,王黎虽知历史,却并无半分的担心,他敢肯定西晋颠覆曹魏之事在他的身上肯定不复存在。

  且不说郭奉孝、戏志才这两位历史中因病早逝的谋士以及田元皓和沮公与这两位同样早就该死掉的大臣如今依旧还健健康康的活在自己的帐下,单是他自己就绝对不会让司马懿冒出一丁点背叛的苗头。

  司马懿要想兴风作妖,也得看看他面临的对手都有谁?他不是曹芳,而郭嘉等人更不是那个志大才疏的曹爽!

  思虑至此,王黎讪讪一笑:“那依先生之言,这出使之人非孔明先生莫属了?但是这胡孔明并不是那么易于之人,前番袁本初和曹孟德低声下气尚且屡屡碰壁,你又如何敢保证他就一定能够前来军中效力一回?”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挖树先挖根。而孙子兵法也曰: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贾诩哈哈一笑,“主公或许不知,这司马仲达就是孔明先生不得不救的七寸和树根!”

  原来,司马懿拜在胡昭门下之时,曾与一名唤做周生的待业青年交恶。

  那周生趁司马懿离开胡昭学馆之时,纠结了几个五大三粗的泼皮伏于司马懿必经之地,准备半路截杀。胡昭素来重视司马懿,甚至都将他当做自己的衣钵传人。

  惊闻此事,一向躬耕自乐的孔明先生立即关闭学馆放下讲尺飞奔赶去。经过一番的爬山涉水,胡昭终于在一处山间小道截住了周生一行。

  胡昭哪里舍得聪慧好学胸有雄才大略的学生就此亡命?先生放下身段流泪苦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让周生打消了寻仇的念头,放了司马懿一条生路。

  可以说,胡昭乃是司马懿的重生之父,如果没有他,历史上可能都不会出现西晋这个朝代。

  由此可见,贾诩之言绝对不虚,司马懿的确是胡昭的短板。掌控住了司马懿,就等于向胡昭递过去一根非接不可的绳索。

  但是,王黎一向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戒律,他又怎么能够因为胡昭一事而破了自己的规矩呢?略略有些迟疑,便听得贾诩在一旁笑道:“主公这是当局者迷啊!”

  王黎心中猛地一震,看向贾诩:“何解?”

  “周生本就破落游荡儿,其结交之辈不是游侠儿便是与他一般的泼皮。他的想法如果不是打架杀人,那才真叫一个稀奇!但是属下何许人,莫非主公已然忘记了?

  属下之智或许不敢比奉孝、公达和文若诸人,却终究也不会如那周生一般,只能以司马仲达的性命相挟吧?”贾诩自信的捋了捋胡须,眼神中闪过一道坚定的光芒。

  看来自己确实是想得太多,差点误会了自己的这位臂膀。凉了众人的一片心思!

  王黎哑然失笑,轻轻的拍了拍贾诩的肩膀,目光中微微露出一丝歉意,淡淡一笑:“如此,孔明先生和司马仲达之事全权托付于先生了!”

  “诺!”贾诩抱拳而立,神色里仿佛如托泰山一般的稳重。

  ……

  《大汉前将军王黎列传》记载:永安四年八月中,贾诩奉命寻访胡昭,受前将军感化,胡昭协门生司马懿出山,出使荆州。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