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3章 咱也不知道_羊皮换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话分外奇怪,所以等妙法僧和谭大人走后,立刻有大胆的熟客问起来:“苗娘子,厄法寺的大师怎么会来这查你的账?”

  听到这话,苗冬梅顿时精神一振,指着店前挂的一个木牌神秘道:“要说为什么,就要问这块木牌了。”

  周围这才注意起这块木牌,只见木牌正面刻着一朵蔷薇花,反面刻着一个“厄”字。

  以前只当是苗娘子家店的徽记,现在看到那个“厄”字,顿时升起一个念头,这木牌莫非和最近声名远扬的“厄法寺”有关?

  苗冬梅合掌念了一声佛号,满面笑容的跟大家解释:“因为这店,是我借了厄法寺的钱开的。”

  周围人顿时恍然大悟。

  和以往朝代“重农抑商”的风气不同,雍朝鼓励经商,商人地位极高,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全民经商。甚至为了分摊军费,连军队都可以经商,更不用说和尚了。

  寺庙不用纳税,还日日受香火和有钱人的施舍,可谓是富得流油。里面的和尚就会拿这些钱出来做生意,诸如购置房产田亩、开质库之类的,当然最常见的就是放高利贷。

  所以苗冬梅说和厄法寺借的钱,没什么让人奇怪的,但为什么借个高利贷,她还这么开心呢?

  好奇中,苗冬梅继续解释:“哎,我们家那口子不争气,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就来京城投远亲。但总在别人家白吃白喝也不好,所以就打算找个工。因为我这一手祖传的蒸面手艺,所以想着出来卖包子应该能挣些钱,但本金什么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待在亲戚家这么久,实在不好意思伸手。幸好这时候我听说厄法寺放贷,就去问了一下,你们知道厄法寺的师傅利息要多少吗?”

  “多少?”听众顿时被勾起了兴趣。

  苗冬梅笑道:“百分之一的利息!而且一年为期,涨到头就不涨了,每次记息只记本金!我总共借了寺庙50两银子,也就是说,如果我一个月内能全部还上的话,那给寺庙500文的利钱就可以了。如果拖到一年才还上的话,那总共也才6两银子,我干这一年还挣不来六两银子吗?现在我提前还了一贯钱,妙法大师答应从本金里扣出去,也就是说我下个月就只欠49两了,如果我不提前还本金,全部第二个月还的话,原本要还1000文的利钱,现在只用还990文,还得越早,利钱越少~”

  什么?百分之一的利息?

  围观的人顿时都愣住了。

  不怪他们这么惊讶,实在是古代的高利贷太恐怖了,当然现在非正规高利贷也很恐怖,而古代在恐怖程度上可以提高个n次方。

  古代社会体系和法律体系都称不上不健全,在现代社会银行贷款利息差不多4,而古代可以达到300。

  这还是放贷人愿意和你讲理的情况下,不讲理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