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42.趋同_次元入侵现实地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堂,抵押给想法或许就让自身的学说得到重视,而紧接着就势必要各种内斗,打压其他学说,以达到独掌朝堂的目的。

  封建时代,官员之间的职责可没有如今这么细腻,他们恨不得能够将天下所有都抓住手中,他们才不会管你打压了工匠会不会给社会带来生产力的压缩,不打死坚决不会罢休的哪一种。

  就好似未来大汉出现的‘士农工商’,可不是为了将职业划分,而是为了红果果的将阶级固化,将‘士’这个阶层凌驾于所有职业的顶端罢了,这才是如今大秦百家内心最大的愿望也。

  这群人一旦都招入朝堂,那么每日朝会,最可能出现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无休止的辩论,就好似刘浩这一路行来,所见的百家学子一见到就势必要分一个高下。

  每一次遇到了,无论是刘邦还是张良一开始都十分乐意凑上去聆听,可惜自己小孩模样,没有发言权,也是因此,使得他们听久了也发现了问题所在。

  只一句话,‘问题解决了吗?’,就直接将刘邦和张良二人打入深渊,再听之时,却已经是眉头紧皱。

  特别是刘邦,到后来已经没了聆听的兴致,因为他发现这些人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套路,哪怕是引经据典,似乎也从来没有脱离那基本书籍的内容。

  一开始,刘浩也奇怪缘何如此,可后来仔细一想,才明白,这些人争夺的,可不是这些经典书籍,而是这些经典书籍的解说权力。

  换言之,也就是‘文化最终解释权’!

  也就是历史上未来汉武帝时期,儒家在董仲舒之时脱颖而出,成为‘独尊’的关键所在。

  清楚了这些人的目的,刘浩反而淡然了许多,在他看来,这本身也是好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还不如一锤定音来得实际一些,哪怕其中一些最终解释权是错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到了这会,他算是明白为何历史上秦始皇死后,作为宰相的李斯,缘何要答应赵高一起更改遗诏。

  说白了,就是作为法家的李斯,哪怕拼着‘抗旨’也要维护自身法家在大秦中枢的权威罢了。

  故而,在选择内心偏向‘仁政’,也就是公子扶苏之时,李斯宁愿选择‘胡亥’;

  只不过,他还是低估了胡亥的无能,硬生生将原本法家的秩序之道,在胡亥和赵高的胡乱折腾之下,变成了‘法家暴政’,败得一塌涂地。

  或许也是看透了本来缘由,刘浩感觉自己对法家的参悟更上一层,结合嬴政‘法约’和将来刘邦的‘黄老’,心中更是飒然一笑。

  也不得不感叹刘邦的狡猾,所谓‘黄老之学’,也不过是假象耳。

  汉承秦制,可不是一句话的事,而是实实在在之事也。

  以‘黄老之学’包装一下,但其中的法家内核依旧没有改变,或者说,不过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