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四章 宰子之名,何人不知何人不晓?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国都城,新绛,赵氏下宫。

  赵鞅正在伏案审读各地呈报上的奏牍,虽然公务繁忙,但他却并没有感到半点疲累。

  相反的,他觉得十分愉同轻松。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赵鞅最近就遇到了几件喜事。

  前几天,宋国大司城乐祁奉宋君之命出使晋国,以加强两国之间的盟邦关系。

  他奉国君之命前往绵上迎接乐祁入晋,二人相谈甚欢,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感觉。

  不过,如果单单是这一点,还不足以让赵鞅如此喜悦。

  最让他高兴的是,乐祁居然将随身携带的六十面杨木盾牌作为礼物送给了他。

  六十面杨木盾虽然不是多值钱的东西,赵鞅也看不上这点小利。

  但这却代表了乐祁对于六卿态度的转变,宋国的乐氏,之前一向侍奉范氏,然而这次来到晋国,却主动向赵氏释放善意。

  赵鞅想到这里,笑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看来范鞅这老匹夫不讲道义的后果,终于显现出来了啊!

  范氏的威望降低,而我的威望则稳步提高,再加上天赐的曲辕犁,范氏和赵氏,真可谓此消彼长啊!”

  先前宰予献上的曲辕犁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就目前各个城邑反馈上来情况看,曲辕犁的效果居然比董安于等人事先预估的还要好上不少。

  如果曲辕犁能够大规模投入生产,那么赵氏开垦荒地的效率必将成倍增加。

  有了土地,就能进一步扩大田亩,开出更优厚的条件去吸引在六卿之中游移不定的民众。

  而赵氏名下的民众越多,能够供养的军队也就越多。

  晋国六卿貌合神离久矣,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再次爆发冲突。

  多积攒一分人力,在日后斗争中存活下来的几率就越多。

  说到这里,赵鞅不免又想起了那个在他面前巧舌如簧的儒生。

  他的余光忍不住警向几案的一角,那里端端正正的摆放着几本纸质书籍。

  那都是子贡的商队这段时间从鲁国运来晋国售卖的。

  自从赵鞅给宰予和子贡大开方便之门后,他俩手下的商队便接连不断的从鲁国涌入赵氏封地。

  一开始,他们还只是卖些诗书礼乐之类的普通书籍。

  可到了后来,居然还出现了不少连赵鞅都不曾见过的书籍。

  像是什么教导小童读书识字的《尔雅》,

  专门占卜道理的《易传》,

  描绘上古时期名山大川、异兽精怪的《山海经》,

  别有生趣的数科典籍《九章算术》《周郫算经》,

  讲解医者诊断判病原理的《伤寒杂病论》,

  还有讲述了天文历法的《太初历》等等。

  赵鞅一开始差人买几本回来,原是为了当做教导族人的教材来使用。

  但一次闲来无事时,他随手取了几本来看,谁知这一看,就是通宵达旦。

  想到这里,赵鞅不免心痒,他放下手头的公务,随手抽出还没看完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