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一章 历史转折中的宰予(4K2)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刻掉链子,这让阳虎怎能不恨?

  然而此时他也顾不上去找季寤了,因为眼下还有更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阳虎望着前方那辆横冲直撞的马车,以及站在车上手持竹枪四面冲杀的魁梧黑汉,只觉得今天这个反造的是真晦气。

  前方来人,正是天下闻名的知礼之士——孔丘,孔仲尼。

  孔子原本打算直接驱车赶往公宫,带着鲁侯暂离曲阜避难。

  可车跑到半路,却突然发现城东冒烟。

  这时候,就算傻子也知道,肯定是阳虎提前发难了。

  而阳虎在发动叛乱后,必定会带兵前往公宫。

  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孔子当机立断,决定放弃直奔公宫的方案,开始就地召集国人,打算带着他们去抢救鲁侯。

  在鲁国愿意为鲁侯拼命的人不算太多,但愿意响应孔子号召的却还是有一些的。

  在这种紧要关头,孔子多年来在曲阜教书育人积攒下的人脉发挥了救命的作用。

  不少孔子昔日的学生或带皮甲、或拿戈矛、或持长弓追随在他的身后。

  这支队伍刚开始时还不显眼,可等到了公宫的时候,已经形成了百人的规模。

  论数量,百人虽多,但却无法与阳虎手下的三旅相提并论。

  但论质量,这百人,因为接受过夫子的教导,按君子六艺的标准磨炼自身,所以或多或少都习练过射、御之道。

  再加上他们又占据了国家大义,所以甚至于战斗意志都要胜过上军一头。

  身高九尺的夫子往车上一站,就好像堆了座山一样。

  孔鲤驾车绕着上军战阵边缘冲过,孔子眼疾手快一枪扫过,上军甲士顿时被掀翻一片,孔子手中的竹枪也应声而断。

  而追随他而来的曲阜国人则立刻顺着战阵缺口冲了进去,一时之间,公宫外乱战一团。

  阳虎见状,拿起身边的宝弓,抬起手瞄准孔子想要放箭,可弓弦已经拉开,他却迟迟没有撒开。

  他的心中还残存了一缕劝降孔子的希望。

  阳虎高声喊道:“仲尼!你难道忘了吗?你之所以能够入仕为官,全都是因为我向国君举荐。然而你现在却引兵攻打我,难道这就是你报答恩人的方法吗!”

  孔子听到这话,只是将手中折断的竹枪往外一扔,随后合起大袖,向阳虎俯身作揖道。

  “丘听闻: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相。阳子为国荐贤,此乃仁德之举。

  您向国君举荐我担任小宗伯的职务,掌管公室的服饰、礼仪、祭祀。

  丘私下以为,您之所以认为我能担任这个职务,就是因为您看重我能够一心为公室尽力,不谋私利,能行王道,时刻小心谨慎,不敢产生丝毫懈怠的品格。

  《书》中有云:不偏不党,王道荡荡。

  不偏袒不结党,王者的道路是真正坦荡的。

  这说的就是天下至公的道理,古时能够践行这条王道之路的,就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