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四十五章 莫名其妙_尊师孔仲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兑现了。

  所以,公山不狃于情于理都没有继续去追逐阳虎的理由。

  但公山不狃可以不追,宰予却不能不追。

  虽然宰予与公山不狃事先没有通过气,但二人在关于阳虎逃亡的看法上,英雄所见略同。

  现在是阳虎最为虚弱的时候,如果现在不能把他消灭,那么等到阳虎返回阳关、据城坚守,再想办掉他,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而孟氏的主要封地都齐聚于鲁国东北部,公敛处父督管的郕邑更是位于阳关以南二十里,而紧挨着郕邑与阳关的,便是菟裘。

  所以阳虎一旦于阳关复叛,那么最过头疼的,莫过于他与公敛处父了。

  但这还不是最坏情况。

  如果阳虎带着阳关去投奔齐国,对于鲁国来说,齐国吞下去的地,自然是不可能吐出来的。

  而对于宰予来说,失去了阳关的屏障,那他的菟裘就成了鲁国面相齐国的北方门户,如果齐鲁开战,菟裘必然会受到波及。

  三天两头打仗,这还怎么让他安心搞建设?

  所以不论于公于私,宰予今天都必须去追阳虎,追的上追不上暂且不论,打得过打不过也先放到一边。

  错过了这个机会,宰予肯定得后悔一辈子。

  但每个人的利益总是不同的,对于鲁侯来说,宰予目前可以看做是忠于公室的大夫。

  公室的力量本就薄弱,如果讨伐阳虎把宰予给搭进去了,那他今天不等于白忙活了吗?

  阳关丢了,可以日后再说。

  但宰予没了,他还能依靠谁去制衡三桓呢?

  鲁侯坚定拒绝道:“大夫的赤子之心天可怜见。

  只是我从前向孔夫子请教治理国家的道理,夫子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天子、诸侯、士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他们不怕财富不多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民众不多而怕不安定。

  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民稀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依照这个道理治理国家,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如今寡人没有德行,治理国家时,远方的人不来归服,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有人在境内策划兴起干戈。

  我恐怕阳虎的事情并非孤例,而鲁国的忧虑,不在于阳虎,而在于萧墙之内啊!”

  鲁侯这话说的很委婉,但在场的聪明人都听了个通透。

  他这是在提醒宰予,阳虎在曲阜战败,即便以后进入阳关据守,凭借鲁国的实力发兵去攻讨他,阳虎的败亡只是早晚的事。

  与其将关注点放在阳虎身上,不如保存实力,以便应付将来三桓可能掀起的动乱。

  但宰予此时可不能去同意鲁侯的观点。

  纵然对方搬出夫子来,宰予还是要和他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