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八十四章 战略重心要转移了_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襄在给人“讲道”,指导工匠做望远镜的时候。

  邺县周边之人,围绕着他的动作,心潮起伏。

  自回来那日,带着几百铁骑在城外驰聘一圈,其后七天,便躲在宫中不出,城内城外大军调动频繁。

  这个动作,可是吓坏了很多人,今天终于露面了,虽然只是站在宫门外迎接客人,但还是让众人松了一口气,这位,似乎,没有拿他们开刀的意思。

  特别是刘虞,这几天是吃不好睡不好,就怕刘襄拿城外的士人开刀,这是他利用书城的影响力和他自己的名望,引导而来,费了很大的功夫。

  中原战乱,士人、百姓多往南方避难,增强的是别人的实力。

  他虽然不会打仗,但他清楚,战争打的就是钱粮,钱粮怎么来的?有人口才能有钱粮。

  引导士人来冀州避难,形成风潮,黔首懵懂,自然会随着风潮而来,这是他下的一步大棋。一旦推行下去,战乱之地的百姓若是想要逃难,第一个选择就会是冀州。

  长此以往,必能让河北之地人口繁茂,刘宜程又是个能打的,何愁天下不定?

  这事才刚开始,吸引来的士族还不够多,算上他们带着的部曲,也才二十余万。他就怕刘襄对士人的敌意太大,出兵大杀一场,那就前功尽弃了。

  这七天,他求见了十多次,可一步都没能踏进宫城。

  直到被罚俸禄,他才安下心来。

  军政混乱的罪名,他其实挺不服气的,邺县周边,算上书城和两座卫城,有将近一万五千大军,那些搬迁而来的士人怎么可能打得过?

  他见过军中演武,非常佩服刘襄的治军之能,那些兵卒各个精壮,尤其是步兵营的四千大军,那叫一个彪悍,有此骁锐,谁敢闹事?拉出城去,就能平灭了他们。

  可他愿意背这个罪名。

  频繁调动军队总要有个理由,因为他军政混乱,所以骠骑将军一回来就要调整布防,于其他事情无干。

  这样才能让人安心。

  这事才能到此为止。

  不管之前是真想调军围杀那些士人,还是想引出叛乱之徒,都不重要。

  自己认下罪名,那就算是过去了,这些士人可以安心的生活在邺县周边了,吸引人口的策划也能继续推行了。

  刘虞长舒了一口气,觉得非常疲乏,大中午的,就回后宅睡觉去了。

  而荀府之内,也有人谈论刘襄,或者说,是荀衍在问,而另一个青年男子在自顾自的喝酒。

  “奉孝,别只顾杯中之物,与我分析一下,骠骑将军频繁调兵是何用意?吾也好有所准备。”

  “区区谒者,上情下达即可,多思无益。”郭嘉自斟自饮,正喝的开心,懒得理会荀衍。

  这话太噎人了,荀衍拂袖而去,对于这个他弟弟的朋友,他是非常看不惯的,太过倨傲,嗜酒如命,还当面揭他的伤疤,不是君子。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