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6章 和羞而走_帝策挽桃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就是外面的了。

  福子问出第一句话的时候,李泓的表情就有些精彩,挑了挑眉,现在又莫名被这句话取悦,心道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喜欢很久了。

  他心情不错,多给福子说了几句,“什么外面不外边,府里的,别问那么多,磨细点,放些红糖腌着。”

  徐奕当真是冤枉死了,李泓记着他爱吃糖,想着红糖上色更好看,才让福子用红糖腌制,谁知这更确认了福子的猜想,心说他家公子一定是有喜欢的姑娘了。

  福子抱着盒子嘀嘀咕咕出门去,刚好与屏风另一侧的徐奕擦肩而过,徐奕听到他嘴里念叨的是:“熙国民风可真开放,还没成亲就同床了。”

  徐奕:“……”

  他莫名心虚,又羞赧得厉害,决定今天如论如何也要把东厢收拾出来,否则就去崇安殿睡。

  徐奕进去的时候脚可能站麻了,走路有些僵。李泓看到了屏风后的身影,知道他在那后站了一会,把福子的话都听见了,就一脸调笑地看着他。

  “这可不是我说的,是福子自己瞎猜的。”他见徐奕走路都差点同手同脚,起了调侃之心,小声说道:“怕不是昨天给子奕摸出的是喜脉。”

  明明是这人做出的食物让别人误会了,不出言澄清就罢了,还在这落井下石,真是要多烦人有多烦人。

  徐奕有些羞恼,抿着薄唇,微曲起中指,拿骨节敲在李泓额头上,“听听这是一国皇子该说的话吗?”

  李泓见好就收,嘟囔了句“我错了”,随后拉着徐奕坐下,盛了一碗红枣羊骨汤,“子奕快尝尝我做的汤好不好喝,补气血的。”

  确实不错,若是没有这些红枣桂圆就好了。

  饭后,徐奕先是给李泓指点了那篇当借口的策论,策论论的是五国形式,徐奕惊讶于李泓对五国形式分析的深入程度,心想,如果给高鸣献计的是泓儿,怕也不会比他差到哪里去。

  正厅书房下人不得进,这是宫中很多人的规矩,李泓也不例外,一般都是他和徐奕亲自动手收拾,说是两人收拾,其实真正动手的也就徐奕自己。

  徐奕这些天不在,没人收拾,案上的书简都快把李泓给埋了。

  饭前他就整理了一会,这会没什么事,就又坐在席子上整理。忽然,他在一堆书简下发现一张帛书,是李泓惯用的玉筋篆字体,看墨迹和放置位置,应该写完好些天了。

  他以为又是策论,抽出来扫了一眼,才发现上面是誊写的是《小戎》中的一句: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这句诗说的是于家者念及外出行军的夫君,想起夫君性情温良,在家时两人其乐融融的场景。巧的是,诗中“板屋”这个词,说的是先秦故地,也就是如今中都的位置。

  可能是“板屋”先带入了“中都”,徐奕不自觉把自己想成李泓笔下的“君子”,没去崇安殿之前,两人可不就是山静日长,后来他在崇安殿一直未归,是乱了李泓的“心曲”了吗?

  这么想的话,事情突然就变得有意思起来,徐奕饶有兴趣地又看了一遍,冰凉的文字顿时有了灵气,仿佛两人的神情动作都能跃然纸上。

  想着想着,他就意识到了不对,这算一首情诗,他怎么就往自己和李泓身上带了呢?但总觉得毫无违和感。也不知怎么了,突然想到在殷林那晚梦到李泓,和他那些痴缠交融的场景……

  徐奕的脸“腾”地一下烧了起来。

  正好李泓在徐奕前面整理书简,转身就看见徐奕红扑扑的脸,他都吓死了,忙道:“子奕!你是不是发烧了?”

  “没,没有,屋里的炭火太足,有点热。”徐奕忙把帛书塞到袖中,没让他看见,他起身那袖袍沾了沾额头,抬脚往外走,“你先整理着,我去外面吹吹风。”

  他都不记得这是第几次落荒而逃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