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3章 荀彧归顺,丞相备选人!(八更)_三国第一狠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务,不便于招揽,如今有了机会,特来请荀尚书助我一臂之力。”

  荀彧的才华,不是单纯的萧何,也不是单纯的张良。

  他能为曹操出谋划策,因为在皇帝落难时,他知道迎回天子的好处,力劝曹操奉迎天子。官渡一战时,他能力劝曹操死战,具有战略眼光。

  最主要的是,荀彧还是大管家。

  曹操在历史上各种折腾,各种打仗,都是荀彧总揽后方。

  这人在三国,是被低估的。

  在某种意义上,他的作用比郭嘉都更大。因为整个曹操的文官体系,都是荀彧一手打造的,各地的治理都是荀彧具体安排。

  荀彧听着陆玄的话,原本满腔的怒火,准备反击一下的。

  可是,陆玄开口就是褒奖的话。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和韩信,是刘邦钦点的三个功劳最大的人。可是,陆玄拿他和萧何、张良对比,对于一个文人来说,那是最高的褒奖。

  荀彧稳住了心神,高声道:“陆玄,纵然你巧舌如簧,我也不可能归顺。你好歹是一方之主,如今,用陛下的性命威胁我,有失风度。”

  陆玄摆出一副惫懒模样,说道:“荀尚书,我做事前,一向只看结果。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怎么达成的,又有什么好在意的呢?”

  “只要荀尚书归顺,皇帝安然无恙,可以享受太平生活。”

  “我的话,那是微微清风。”

  “所有的一切,取决于荀尚书。”

  “至于我的风度,我一向觉得,如果风度能当饭吃,如果风度能让百姓安居乐业,我可以去讲风度。可是,风度不能当饭吃,没有半点的作用,要风度做什么呢?”

  荀彧听着陆玄的话,更是心中叹息。

  陆玄太无赖了。

  这话,分明就是把他赖定了。

  陆玄眼神明亮,沉声继续道:“荀尚书想追随大汉而去,希望做一个忠诚的汉臣,希望后世记载的你,是以汉臣结束。可是,你却忘了,普天之下的盖棺定论,不是青史盖棺,是百姓的态度。”

  “百姓认为你,做了有益于百姓的事情,认为你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才是真正的盖棺定论。”

  “指望着赴死来求取身后名,这是掩耳盗铃。”

  “世上很多人,有的人活着,可是他已经死了,因为无益于天下,无益于百姓。可是有的人死了,他依旧活着,因为人们感念他的功德,感念他的付出。”

  “天下兴亡多少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荀尚书是执政的人,更清楚这个道理。如今你有能力,有机会去治理地方,去造福万民,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却不愿意去改变,让人遗憾,让人失望。”

  荀彧面颊抽了抽。

  有些无奈。

  陆玄说话喜欢扣帽子,一顶一顶的大帽子扣下来,让他不知道怎么说了?

  把百姓的存亡,都搁在他身上。

  他就是个尚书啊。

  陆玄没有停下,又说道:“都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涉及万千百姓的生活,荀尚书出力相助,无数百姓受益,那就是功德无量。”

  “可是你,明明有能力,却执着于自己的名声,选择最懦弱的方式,希望求死来躲避。这样的结果,让人失望。荀尚书,言尽于此,看你怎么抉择吧?”

  荀彧心神震动。

  陆玄的话,让他大受感慨,天下兴亡多少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的确如此。

  荀彧神色变化,内心也在抉择。

  实际上,他没有选择,因为陆玄无赖的把皇帝绑在他的身上,他死了,皇帝就要死。最终,荀彧喟然叹息一声,高声道:“传令,开城投降!”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