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章 炕霸_小爷不是吃素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爷不是吃素的!

  穆云翼其实早就想收个徒弟,跟自己说对口相声,只是顾虑不少,首先是社会地位问题,这个时代阶级观念极重,并不仅仅是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如果单是被别人鄙视,穆云翼也是不在乎的,而阶级不同,牵涉到的利益天差地别,甚至若真沦入倡优歌伎一类可就惨了,到时候身不由己,任是谁也能来随便欺凌作践,小命完全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了。

  这个时候的历史在元末时候转了个弯,开国皇帝也姓朱,国号也叫大明,也发生过叔叔夺权,逼走侄儿的政变,不过其他的又有很多不一样,开国才一百来年的功夫,说书先生这一行当,据说发源于唐宋,最开始是寺庙大和尚讲经,后来发展到评词、评话讲故事,在宋代就开始流行。

  初时是极高雅的,有点坐而论道的意思,是上层贵族知识分子独有的,后来逐渐走入民间,据说在宋朝后期,甚至有的说书先生直接到妓院里面讲书,社会地位一落千丈,再后来经过蒙元大乱,山河沦丧,知识传承也大量遗失。

  等到明朝开国之后,能读书会写字的人,十村八店里都属于凤毛麟角的人物,经过百年,元气初复,但识字的人仍然是少数,说书先生的身份得到重新定位,现在正处于一个不确定的使其,往上一步,那就是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往下一步,就成了人人可以凌辱欺压的娼妓优伶。

  中国人比较鄙视装丑卖乖,以色侍人的行当,所谓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种抛头露面,靠着插科打诨取悦于人的行当,更是比劳力者还要不如,近乎小丑一样,穆云翼时常在说书间隙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满腹经纶,才高八斗,传播知识,教化贫民的角色,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也不停地拐弯抹角,做些心理暗示,让听众们深以为然。

  我讲段故事,单纯地逗你发笑,让你高兴,这就是插科打诨,戏子小丑一流,我要教化你,给你讲古说今,教给你一些道理,这就是知识分子,走到哪都要被人尊称一声“先生”。每每想到这里,穆云翼都要苦笑:没想到自己作为郭德纲的铁杆粉丝,如今倒要被逼着说主流相声。

  单口相声还可以归入为评书一类,对口相声就没办法了,那些个包袱一个接一个地抖出来,按照这个世界的风俗看法,就是小丑戏子一样供人取乐的卑贱行当了。

  所以他虽然很想找个人跟自己说对口相声,但一直都没有付诸行动,而且这个时代收徒弟也很有讲究的,一般都是师父管徒弟的吃住挑费,徒弟白给师父干上几年活,少则半年,多则数年,穆云翼现在养活自己,再加上高家两个兄弟也只是勉强,毕竟他不想勒紧裤腰带吃糠咽菜,挣得虽然不少,但想要过得好点,钱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