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皇上已非当年晋王五子之歌惹祸上身(4)_隋炀帝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劝谏。文帝干脆说了句:“再加开府。”

  高熲如坠五里雾中,不敢再行劝谏。再劝谏下去,裴蕴不愁升至仆射了。当天就拜裴蕴开府仪同三司,在所有陈朝降人中,他受到的礼遇最为优厚。之后他还任过洋州、直州、棣州刺史,颇有政声。

  大业初年,裴蕴在朝考核中成绩优异,杨广见他善于理政,就调任他为太常少卿。裴蕴揣知皇上喜好声乐歌舞,就上书奏请召周、齐、梁、陈诸朝乐家子弟编为乐户。善音乐及倡优百戏者,都听候太常调遣。从此以后,各路声乐歌舞百戏人才,都荟萃东京乐府,又设置了博士弟子,教授技艺。一时间,宫廷乐人增至三万多人。杨广十分高兴,更加赏识裴蕴的智慧才干,迁任裴蕴为民部侍郎。

  大业是继承的开皇、仁寿承平治世,当时禁网疏阔,户口人丁隐漏较多。有的人本已年满十八岁成为丁男,却将年龄说小,逃避赋役;有的人还不到六十,却诈称年迈,就免交租税。裴蕴做过地方吏,深知其中的弊端。任职民部后,为革除户口隐漏之弊,他奏请皇上,提出实施大索貌阅之法。

  所谓大索,就是搜括隐匿人口,貌阅就是责令地方吏亲自当面检查百姓的年龄、相貌、形状,查出那些属成丁年龄,却用诈老诈小的办法逃避赋役的人。

  这真是前所未有的创举,杨广当即准奏,并严责逐级员执行。如果有一人检查不实,司要被解职,里正、里长要被流徙边地。还采用了奖赏告密的办法,如果百姓告发一人貌阅不实,就令被纠告之家代输赋役。

  到了年底,大索貌阅取得显著成果,各郡核实计账进丁二十余万,新附户口六十五万。不仅如此,自晋以来,历朝历代君王都颇感头疼的,地方豪强大族荫占人户,与国家争抢劳力的事,也因此得到了根本遏制。杨广临朝御览奏状,高兴地对百说:

  “前代没有贤才,以致产生户口罔冒。今天户口确实,全都是裴蕴的功劳。天下得贤人而治呀!”

  不久,便擢授裴蕴为御史大夫,与苏威、虞世基等共为朝中重臣,参掌机要。

  裴蕴为,虽有政治之才,但他最大的特长,还在善于窥伺揣摩皇上的微妙旨意。他身为御史大夫,凡皇上欲加之罪之人,必想方设法罗织出罪名,加以惩治;皇上想宽宥的人,即便罪责再重,他也会千方百计为其开脱,直到无罪获释。正因为他的这种才干,大小之狱,皇上都交由裴蕴办理,连刑部和大理寺都不敢跟他相辩相争。凡有案情,裴蕴必然先参透皇上旨意然后再作决断。裴蕴又巧言善辩,判罪或轻或重,全凭他信口雌黄,别人也很难驳斥他。

  这回,他又悟出了皇上的心机:苏威这张嘴,太让皇上闹心了!裴蕴抚摸着苏威进献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