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1章 利用先知投机取巧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1章利用先知投机取巧

  郭铭和朱棣属于同辈,但在辽东的郭家,和燕王府的交际并不深,两家的根基来自不同的“山头”。

  因缘际会,特别是蓝玉大案,导致在大明属于次等阶梯勋贵的郭家,突然成为辽东地方实权派中关键人物,也就是“节点”。

  朱棣本身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没有想这么远,他可不知道自己会领兵出辽。

  他的视线,一直在北方。

  也正是因为这次出辽的经历,让朱棣的视线落到了郭家的身上,为多年后,已经造反成功当了皇帝的朱棣,下令郭家女成为太子侧妃奠定了基础。

  可见两人在辽东的经历,让两人给对方的印象都不错,至少在朱棣的心中,郭铭此人是不错的。

  现在经过朱高炽的翅膀,两家提前产生了交集,并且诞生了联姻的诉求。

  因此在辽东,郭铭当然不让的支持朱棣,给予了许多的方便,例如制造“理由”留在辽东。

  没有“坐地虎”郭家的帮助,朱棣作为“客军”,可不敢“光明正大”行这般举动。

  至于辽王,此人连王宫都还没有修建好,还是刚就藩的少年人,身边无人可用,只一些从应天府带来的太监,有什么资格敢跟年龄大近二十岁的四哥作对。

  在他的心中,举目无亲,千里之外的“蛮荒”地方,亲人四哥还是他的依靠呢。

  郭铭的性子,是个内敛的人,一言不发,换做别的性子,早就忍不住开口。

  朱棣拍了拍郭铭的肩膀,亲近道:“王妃很喜欢你家的姑娘,去年送别后,一直念念不忘。”

  “小女能得王妃的厚爱,是她的福气。”郭铭沉声说道。

  朱棣点了点头,对郭铭的态度很满意。

  此人性格沉稳,做事有度,是个能担大事的人才。

  这就是中年人和少年人的区别。

  人生的经历,导致多了些社会上的见识,换做是年轻的辽王,心中哪里有什么主意。

  “寡人已经再次上疏父皇,力求促成你我两家的姻亲。”朱棣安抚说道:“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哪怕终被拒,寡人将从小户中挑选世子妃,世子侧妃仍然是你郭家的。”

  世子侧妃当然不如世子妃,一字之差犹如云泥之别,可朱棣说世子妃会从小户中挑选,令郭铭再也没有顾虑。

  虽然明初的名分大义不可为,可当时的人中,还有不少人没有这么认为,觉得是大有可为的。

  例如秦王。

  秦王的正妃是蒙古贵族之女,侧妃是开国勋贵之女,秦王自然更看重侧妃娘家的权势。

  虽然邓家因为牵连两场大案,导致当家人死了两波,可军中派系的关系还在。

  所以秦王的心思传的沸沸扬扬,向应天府上表的世子人选,就是侧妃邓家之女。

  燕王向郭铭的承诺,等于隐晦的表明了某种心思,面对这种诱惑,加上两人多日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