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1章 秦王薨了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1章秦王薨了

  越来越多的军队,抵达了北平。

  北平的铁道站,一时之间成为了兵站,而在北平,突然冒出了许多士兵的身影。

  承运殿。

  数十位将领齐聚一堂,坐在台上的,则是朱高炽。

  “此次军队通过铁道改变行军方式,顺利抵达北平,离不开诸位的指挥得当之功。”

  “但是铁道的厉害,想必诸位也看见了。”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诸位,当铁道出现后,以后的战争,必定是围绕铁路发生的,诸位作为领兵大将,要做好心理上的改变!”

  朱高炽坚定的说道。

  不提后世。

  近代时,比如直皖战争,直奉战争就是津浦铁路、京汉铁路、京奉铁路大战。

  乃至日寇入侵中华,主要进攻路线,基本上都是沿着铁路线。

  国外的战争同样如此,德俄战争,二十多天的时间里就用铁路运送了三百万军队上前线,另外还有八十六万匹战马和大量物资。

  宋朝对火器技术的改进,让战争从冷兵器中加入了热兵器,那么铁道,则促进了大军团作战模式。

  听完小王爷的话,诸将神情复杂。

  任何新事物的诞生,从抗拒到接受都有一个过程,但是在朱高炽的推动下,许多人无论是什么态度,都无奈的乘坐了铁道。

  那么,在亲眼见证下,哪怕是老派将领丘福,也不得不被铁道的优势所折服。

  众将对铁道的看法,各自发表看法,提出心中的见识和认知,许多人的言论,在朱高炽看起来还很可笑。

  但是朱高炽没有打击他们的信心,毕竟是第一次投入军事功能使用,当使用次数多了,迟早会习以为常,有更正确的认知。

  无法习惯和进步的,自然会被淘汰。

  北平数十卫所,有朱棣的威望,不缺实战经验的将领,反倒是南方,因为蓝玉大案的牵连,失去了许多具备实战经验的将领。

  而这批将领中,因为朱高炽的出手,不少人被吸收到了金州卫之中。

  “如果能把此物修到大漠,或者是奴儿干,许多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张玉感慨的说道。

  他的说法,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甚至有人提议,认为小王爷应该上述朝廷,现在就开始修铁道。

  “铁道的建成,不是一日之功,而发挥出铁道的功效,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对于在大漠和奴儿干修铁道,是迟早的事情,现在诸位的心思,要收拢到演武之事上。”

  朱高炽不置可否。

  他现在丝毫不怕铁道运兵的消息和厉害,被应天府那帮人得知,所以才推动这次的行动。

  消息一来一回要几个月吧,商量来商量去要时间吧,准备资金和技术,以及筹备物资也要时间吧。

  等应天府那帮人上马铁道工程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到时候只有两个结果。

  要么是朱棣靖难之役成功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