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6章 全新的精神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6章全新的精神

  春天来了,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在开平,在大宁。

  一列列的铁道马车,把南面的商品运输到北面,再把北面的畜牧业生产资料运输到南面。

  调研司的工作人员,在几处地方调研。

  “在原来的时候,这里的商贸形势,是以物换物为主要形势,如今直接跨过白银铜钱的交易方式,提升到粮票成为交换方式。”

  工作人员记录着这里的一切。

  通过一种数据化的记载方法,保留在了册子中。

  铁道站旁的供销社规模很大,人在其中,竟然会生出迷失感,找不到方向。

  当然,这是因为他们“少见多怪”。

  供销社的管事,笑嘻嘻的陪着调研司的工作人员,两人没有隶属关系。

  不过嘛,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花花轿子互相抬,毕竟面子是别人给的。

  “现在是淡季,过几个月,到了六七月的时候,才算是真正的旺季,你会看到这里到处都是人。”

  供销社管事笑道。

  “都是从哪里来的人?”调研司的工作人员,好奇的询问。

  “有卫所的,也有南边的人,还有本地工人,还有许多的蒙古人,他们会把手里的粮票在这里花完。”

  “难道不存一些?”

  管事摇了摇头:“他们一张粮票都不会留,反正啊,粮票更像是他们在铁道站卖出货物后的条子,我觉得还不如直接用这些条子来供销社使用。”

  “为何?”

  “你看啊,他们用条子去兑换粮票,再用粮票来我这里采购货物,岂不是多了一道手续。”

  听到供销社管事的说法,见多识广的调研司工作人员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他向管事解释说:“如果把粮票推广开来,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现阶段,因为粮票体系在对方心中无法获得信任,所以才会一口气花完。”

  “不过,我相信随着双方接触的时间越长,建立的互信越深,他们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的。”

  管事点点头,虽然不太明白调研司工作人员的意思,但也知道总部对粮票的看重。

  他略过这个话题,好奇的问道:“听说你要继续往北走,去蒙古部落里调研?”

  “是的,去蒙古部落调研,掌握蒙古部落生活方式,也是我的目的之一。”

  工作人员说的是生活方式,而不是生产方式,这其中的差别,供销社管事没有听出来。

  不过不妨碍管事挤眉弄眼,碰了碰工作人员的肩膀,露出一副大家都懂的神情。

  “蒙古包很热情,不过要注意腰子啊。”

  工作人员嘴上笑了笑,但没有理会对方的打趣。

  既然要去蒙古部落,他肯定收集了不少蒙古部落的习俗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只能说草原上的部落,和农耕社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包括了伦理。

  在离开的前一天。

  工作人员来到在开平建造的开平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