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朱高炽的声望无以复加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67章朱高炽的声望无以复加

  袁容离开北平的第二日。

  调研司送来一段社会报告,是调研司花费了大力气,派出了许多的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北平各地,甚至金州,大漠。

  递交给小王爷的报告,是经过压缩和整理的,仍然长达数十页,不是轻易可以看完。

  朱高炽翻了几页,对着研发司的管事露出笑容,“这份报告很详细,上面补充了许多数据,目前来看,是一份不错的报告,我会认真看完的。”

  研发司管事得到小王爷的认可,虽然还不是最终评价,也忍不住的兴奋。

  “这份报告不是属下一个人的功劳,有许多的人才为之努力,才能完美整理出来。”

  朱高炽对这个说法,表示赞同。

  中华重工几年的建设下来,已经涌现出了许多各方面的合格的人才。

  换句话说,就是合格工人。

  无论西方学者如何美化西方识字率,但是各种学者的言论,充满了矛盾。

  甚至有学者说英国工业革命前夕,识字率在三成以上。

  面对这些杂乱的说法,是无法达成一个观点的,也就是这个问题没有公认的答案。

  但有一点是无法改变的。

  印刷业可以表明一个地区或者国家识字率的水平。

  中国的印刷业,无疑超过整个西方,特别是在宋朝,可以说是整个西方之合。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独立完成的。

  不只是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是除了英国,世界都错过了工业革命。

  论文明和技术,在西方被人们鄙视为乡巴佬的英国,偏偏独自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其中的原因探究很复杂,但英国的地理资源环境,无疑为英国提供了关键因素。

  那么在其他方面,从识字率上,大明是超过英国的。

  毕竟大明的读书教育,是有明确法律规定,并鼓励私学,乡绅在家乡创办私学,是中国地方的风俗。

  这个风俗,直到清朝被杜绝。

  要到太平天国以后,消灭了南方的满城,诞生了汉人军阀,这些汉人军阀又促进了南方乡绅势力的恢复。

  太平天国以后,南方的私学得到恢复,增加了大量识字的人,为进步青年提供了土壤。

  这些进步青年,又为革命提供了支撑力量。

  所以教科书上说,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朝的统治根基—南方满城的消亡。

  现在是明初。

  识字率的提升,为中华重工人才踊跃出现提供了扎实的根基。

  这些都是因果关系,互相影响的。

  调研司的管事见小王爷没有让他离开的意思,安静的呆在一旁,朱高炽拿起这份报告,认真的看了起来。

  “从洪武二十四年到洪武二十八年底,五年中,北平人均收入增加了一点五倍。”

  数据来源于洪武二十四年前,各行各业的当时的收入水平。

  这份数据采样不够完整。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