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5章 蒸汽机轮船初现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5章蒸汽机轮船初现

  蒸汽机装上大船。

  有许多的设计图纸,就连朱高炽也提供过几张简单图纸,只有个外形的模样。

  在朱高炽的图纸中。

  蒸汽机是安装在船舱里的,带动海面下的螺旋桨,然后船身两面有数排的炮窗。

  金州船政司的几名技术管事,面色为难的找到朱高炽。

  “小王爷提供的图纸,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有太多的问题,需要逐一解决,恐怕非短时间内可以成型。”

  “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动力不足。”

  朱高炽没有再说什么。

  蒸汽机发展至今,技术上还需要储备,才能有更高马力的效率。

  其实瓦特蒸汽机虽然解决了纽克门蒸汽机许多缺点,但自身还有很大的局限性。

  最开始的蒸汽机,每匹马力需要消耗二十七八斤的煤炭,所以只能当做矿场抽水使用。

  也只有矿区才用得起,因为煤炭对他们成本低。

  然后到了瓦特蒸汽机,每匹马力需要消耗十斤上下。

  现阶段。

  其实北平使用的蒸汽机,主要还是工厂和大基建工程,民间和小作坊是用不起的。

  而且瓦特蒸汽机的效率有限,也就是马匹上限不高。

  船只不同。

  需要紧密庞大的部件,在这个过程中耗费能源不少,加上需要的马力,至少要千匹以上,才能让螺旋桨发挥出性价比。

  这也是明轮蒸汽机船和螺旋桨蒸汽船的区别。

  朱高炽了解蒸汽机原理,但是具体的过程不得而知,需要工匠们的努力。

  现在他知道,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的是更先进的蒸汽机,例如涡轮蒸汽机。

  但是涡轮蒸汽机和瓦特蒸汽机的区别,朱高炽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外观的变化。

  所以他也无从指点。

  这也是朱高炽尽量避免影响工匠研究的原因之一。

  一是对中国工匠有信心,二是对中国模式有信心,最重要的是,虽然眼前几人没有说,但是朱高炽已经猜到他们心中隐藏的怨言。

  如果不是自己提供的“先进”图纸,导致他们必须优先投入研究,耗费了大量资源来研发,实际上的蒸汽机轮船早已经投产。

  经济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研究和实际运用也需要一个积累技术的过程。

  朱高炽没有多言,直接问道:“你们觉得最成熟的图纸是哪样的?”

  几名技术人员拿出了公文袋里的图纸,他们本就是来提意见的,要让小王爷改变主意,允许他们的设计。

  他们的设计图,大船的两边各有巨大的轮子。

  “这是宋朝船只的技术,名字叫做车轮船,车轮船是宋朝在唐朝车轮船的技术上发展而成的。”

  图纸被平铺到台面上。

  技术人员在中华重工体系地位是最高的,几年下来,加上小王爷的重视,他们比较随意。

  朱高炽凑上去,其余人指着图纸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