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6章 哭泣在地的弟弟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56章哭泣在地的弟弟

  应天府的大道很直很宽。

  就像一条直线。

  十五匹马可以并行,令人震惊的道路,仿佛看不到尽头,两侧的门廊,下面有各色的店铺,丰富的商品,见证了生产力的富足。

  一辆寻常的马车行驶着。

  马车上坐着一名官员,三十来岁的年龄,正是最富强的年纪,是朱元璋打造的官员阶梯。

  大明立国抵近三十年。

  这些三十来岁的官员,可谓成长在大明旗下,读中华圣贤书,通中华文明之道。

  官员的眼睛炯炯有神。

  透过车窗打量着街道的场景,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直道的深处,有许多的副街。

  每过一段距离,就会有宏大漂亮的牌坊,用石头修建而成的,和地面铺设的砖头一样。

  牌坊后有许多的房屋,一般有三道门,中间是大门,其余的要小些,但极其的协调。

  不包括郊区,从应天府的东门到北门,需要夏天的白昼和一匹好马才能办到。

  户门外是整齐的树木,显得美观,给街道生机勃勃,也能供人乘凉。

  房屋里。

  墙面上犹如奶质的白色墙壁,看来像光滑的白纸,地板用很大和很平的方石铺成。

  官员看见几名熟人在街道相遇,互相行礼温温而谈,他满意的收回了眼光。

  “生哥儿,你呀,就喜欢看这些。”

  车夫是家里的老仆。

  “哈哈,这些日常之物啊。”中年官员非常的温润,犹如玉般的君子。

  但这是在普通人的眼中,如果那些贪赃违法的官员遇到他,会吓得面如土色。

  “是我们大明啊。”

  “这有啥稀奇的?”老车夫笑了笑,自家的少爷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

  中年官员摇摇头,

  整条街道上干净无比,准确的说是整座城都很干净卫生,包括公共场合。

  有为人们提供茶水的茶摊,吃饭的食铺,地面上都很干净,包括进城的马车骡车,牲畜都会挂上粪兜。

  这辆马车离开了应天府,顺着这条直道一直走下去,平坦是这条道路的特征,

  哪怕经过山坡也是如此。

  道路用砖石和石头铺设,遇到河流时,则会有牢固的石桥保证人们的通行。

  “大哥。”

  一名读书的年轻人,向突然回家的大哥行礼,那名中年的官员扶起弟弟。

  “来年的科道可有信心?”

  年轻人露出苦笑,“弟不敢比兄。”

  中年官员拍了拍年轻人的肩膀,拉着他的手嘱托:“读书不一定要做官,能懂世间道理才不枉走这一遭。”

  傍晚。

  两兄弟在院中秉烛夜谈。

  “我要去一趟北平。”

  “哥?”

  年轻人大急。

  “北平可不是好去的。”

  大哥是御史,去北平自然是要督查地方,可北平的凶名在外,年轻人不愿意大哥犯险。

  中年人沉着脸,不快的说道:“我是大明的官,监察天下之清明,天下就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