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2章 让天下不在拥挤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包含了荒地,林地,实际耕种为七十亩上下。”

  “每亩年收约三石,合计两百一十石麦豆,军户年收入在三十五两,去除粮种,以及自身和牲畜口粮,还有化肥,农机等,年收入在二十二两上下。”

  众人巡视了田间。

  和以往的田亩不一样,此处显得更为宽阔。

  牛马在田埂上吃草。

  鸡鸭鹅在田地中自行觅食。

  时不时传来狗吠声。

  正是朱高炽心中理想的田园规划。

  中国的人太多了,从古代起就很多,不多的平原地区,拥挤了无数的人。

  现在的实验田。

  一百亩,以一户七口人家。

  靠着各色的农机,每年可以耕种一百亩地,但是只需要耕种七十亩地。

  农户可以散养鸡鸭,以及耕牛和马匹。

  家家农户都有了马匹,那么农户的日常活动范围就会变长,活动范围变成了,人的见识也就增长了。

  有了马匹,他们可以经常去县城,可以进行许多的户外活动。

  在农闲的时候,他们上午忙完田里的活,下午就能去进行其他的事情。

  “去除自身吃喝,年收入还能在二十二两,倒是令人诧异,这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听到布政司墨麟的问话,实验田的官员,推出了身后的一名人,正是杨士奇。

  负责通州实验田的官员中,还有杨士奇。

  今年北上的不光是百姓、匠户,还有大量的士子,对于这些士子,北平当然不会拒之门外。

  通过考核和培训,从基层做起,虽然对于三杨格外高看一眼,同样下放到基层。

  杨士奇加入通州实验田。

  杨溥去了教育部。

  杨荣去了军工联合办。

  朱高炽心里也很好奇,这位历史上的名臣,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是泯然于众,还是像历史上一样继续出彩呢。

  杨士奇大方的站在人们的目前,毫不扭捏的说道:“北平没有粮商,统一收购粮食和对外销售。”

  “今年制定的粮食收购价为一钱六分六厘每石,市场售价为五钱每石,更有实验田取消农税,粮种要留十分之一,化肥的价格是固定的,农机是一次性投入,但是几年后也需要更换,所以平摊入成本中,加上自身的口粮等,所以不难得出每户人家的年收入。”

  说到这里,杨士奇露出了担忧。

  实验田的模式,可以算出军户们的年收入,这笔收入不菲。

  但是普通的民户就不同了。

  他第二次见到小王爷,忍不住说道:“如果实验田模式推广开来,而小王爷的意思是,往军户中推行,恐怕大伤民户啊。”

  “未来十亩以下的民户,收入才不过五两银子,再加上各种去项,恐怕只能挣扎在温饱线上。”

  杨士奇忧虑道:“这岂不是与小王爷所言,让全民加入工业化发展红利背道而驰?”

  朱高炽点了点头,杨士奇就是杨士奇,在官员们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