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4章 新时代的力量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4章新时代的力量

  淳化关新城区,中华重工体系在京城周边组织修建的第一处大基建工程。

  “小赵先生,歇口气吧。”

  七妹看着忙前忙后的赵锐,见这孩子满头大汗,想起好友赵氏的交代,忍不住笑道。

  赵锐已经毕业两年了,在北平大剧院也工作了两年。

  从一开始就崭露头角,如今是北平大剧院最年轻的管事,主动报名支援南方大发展人才调动计划。

  “不累,七姨管好你自己,等会你要上台。”

  赵锐叮嘱道,然后犹如小跑一样的行走速度,去别处检查。

  每次的演出活动,赵锐都会全力以赴。

  虽然毕业了,但是他和同学们还有不少的交流,常常聚在一起讨论。

  根据同学们的说法。

  文明建设的道路极其重要,是让更多的人们加入的重要战略。

  越多的人接受北平模式,那么北平模式就能稳固如山。

  他的同学说,他们读书人有责任倡导社会风气,读书明智,就是为了建设新大明。

  否则他们在学校读书干什么呢,岂不是荒废了年华。

  赵锐又想到了大哥。

  大哥来信说他被提拔为了哨官,嘱托赵锐好好工作,用心负责,不要辜负了大好年华。

  所以赵锐干劲十足。

  他觉得自己在做有意义的事。

  看着年轻人离去的背影,七妹心里感到了敬佩。

  这些从学校出来的孩子,别的不说,对于建设大明的动力超过了大部分人。

  他们有让人无法直视的奉献精神。

  “难怪学校的毕业生,谁都抢着要。”

  七妹喃喃道。

  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孩子。

  孩子交给了她的婆婆照顾,没有几年她的孩子也要上学了。

  “真希望未来不要辜负他们。”

  七妹已经不是寻常的女性,这些年的工作和成就,已经让她明白了更多的道理。

  不过七妹有信心。

  只要小王爷在,小王爷定下的制度不变,那么谁都无法辜负他们,因为无论是工厂还是剧院,做主的都是他们。

  自己又如何会辜负自己呢。

  赵锐不知道七姨的感慨,来到了台前的乐器团,问乐师们有没有问题。

  乐师们笑着说道:“我用了半辈子的乐器,手里碰一碰就知道没问题。”

  赵锐点点头去了下一处。

  这么有干劲的孩子,谁都会宽容他的。

  小赵先生,就是北平大剧院的工作人员们对他的认可,不只是他母亲的原因。

  他母亲虽然是北平大剧院最早的台柱子,但影响力并达不到这一步。

  台下。

  天色越来越晚,下班的工人们络绎不绝的赶过来,两边有立起的煤油灯柱。

  在微弱的光亮和煤油灯下,让人们不至于看不见周围。

  南方气温高。

  五月的天气,农民们已经开始为收割做准备。

  种水稻苦啊。

  水稻的产量高,但是水稻更辛苦。

  趁着最后的闲暇,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