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5章 心善的人与少年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5章心善的人与少年

  淮河两畔。

  花船精致,船身绘有五彩缤纷的图案和花卉,船头和船尾装饰着华丽的雕刻和金碧辉煌的装饰物。

  船舱内十分豪华,陈设着珍贵的文物和古董,以及精美的丝绸和绣品,极尽奢华之能事。

  在淮河上,最大的花船可容纳数百人。

  有提供沐浴的房间,提供聚会的宴会厅,还有娱乐的场所。

  这些花船点缀了淮河。

  船上的士子们与名女们把酒言欢。

  “那新曲粗鄙不堪,臭不可闻。”

  “是吗。”

  “可奴听说很轰动,许多人赶几十里路都是为了去看看新曲,奴还准备学一学。”

  “千万不要去。”

  士子劝道。

  “那是愚昧不堪的老百姓才喜欢听的,咱们不要沾染了凡夫俗子的烟火气。”

  大千世界。

  有奋斗者,有嘲笑奋斗者,造就了世界的多彩多样。

  江淮是大明最富裕的地区。

  在富裕的过程中,诞生了不少的文明,同样在文明之中,也有许多的糟粕。

  浙江的读书社散了。

  方孝孺、黄子澄等人被一网打尽,但并没有扩张化,有许多人仍然反对北平模式。

  特别是南方的大户们。

  他们家财万贯,田亩上万,是一代传一代的祖业,维持他们的根基。

  许多的人去北平发了财,财富逐渐超过他们,让他们感到了危机。

  “北平模式真的好吗?”

  “北平模式对民的欺压可谓是丧尽天良。”

  年轻子弟痛恨道。

  “不允许百姓们私下交易粮食,自古以来岂有这番道理,粮价岂能被控制,如何不是欺民。”

  ……

  “爹,我要去工地干活。”

  “放屁。”

  少年看完戏回来,鼓起勇气向老父亲说道。

  汉子听到后生气了。

  “给你闲的,就不该让你去看戏,我们老百姓怎么能不种地。”

  “种地没有出路的。”

  少年尽量的解释。

  他向老工人们打听了许多的事情,可是他毕竟没有见到过,说不出个所以然。

  老工人们说田亩生产力有限,靠着几亩田十亩田,永远也富裕不了。

  什么是富裕。

  除了能吃饱肚子,还能有空闲的时间。

  一家人不缺少衣服,家里有各色各样的商品,不光只知道劳动,还要参加社会活动。

  竹球赛,蹴鞠赛,看新曲新系等等,都是生活不可少的。

  否则活了一辈子又有什么意义呢。

  还有什么人性离不开社会活动云云,少年讲不出来,但是他心里已经被填满了。

  他不想再被困在土地上,他要去当工人,活的像个人样。

  他想要像那些老工人一样。

  脸上经常挂着笑容,腰杆挺的笔直,说话大声有力。

  那些老工人时不时的认可他,给了他最大的鼓励,他从来没有被如此轻易的认可过。

  在家里,只有数不尽的批评。

  “不种地,北平就不种地了?”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