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7章 这么坏的官员不应该留下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7章这么坏的官员不应该留下

  大明洪武三十六年。

  皇城的钟声敲响了四十五下,皇帝驾崩的消息,传遍了天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朱元璋死了,人都会死,活到了朱元璋的年龄,算得上是喜丧。

  “自古以来,历代皇帝,最贤者莫过于圣人。”

  江西。

  一名读书人感慨道。

  “何也?”

  “历代的贤君德政,有善者,有未尽善者,可力求尽善尽美,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祥,以不扰民为重,无论是禁奴仆,又或者军户制,都以节省民力为宗旨,非圣人莫属。”

  广东。

  一名社学的老书生,向孩童们感慨道。

  “民可告官,甚至审官,乃本朝所开之先河。”

  “自古以来,就算最贤的朝代,也未做到,至多也不过是官审官,百姓莫不能问。”

  “圣人专门为老百姓们制定了一个特权,鼓励和允许老百姓,遇到当地父母官不作为,官官相护的情况下,可以由有德老人赴京面奏,以凭保全,形成了律法规定。”

  “这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皇帝第一次鼓励老百姓直达天听,告冤控官的壮举。”

  “在我朝之前,不要说告御状,就算是以民告官,那也要先挨一顿板子,动不动就有性命之虞。”

  北平。

  “有史以来,社会的发展就是一部抗争史,利益阶层与百姓阶层的互相进退之路,而我朝圣人打压利益阶层的力度,是历朝之冠也。”

  “为了让老百姓们懂法,知道如何保障自己的利益,圣人规定,天下人,应当家家有本《大诰》。”

  “《大诰》中为了照顾不识字的百姓们,配上了大量的图画,哪怕不识字也能看懂,例如《大诰》第五十九条,告诉天下百姓们,如果有害民的官吏,百姓可以捉拿,任何人不得阻拦,凡是阻拦者,以诛族治罪。”

  “《大诰》还告诉百姓们,官员除了不能贪赃枉法,还不能纳妾,辱民等等。”

  “因为纳妾了,说明了欲望高,欲望高,花销就会高,俸禄不够用,最后就会向百姓们伸手,都是圣人深思熟虑得出的。”

  “《大诰》把地方玩忽职守、滥设吏卒、贪赃受贿、科敛害民、侵吞钱粮、酷敛百姓,放卖官差,私役丁夫、妄取扰民,私吞商税、侵没赈济案、卖富差贫者、粮长交结官吏、团局造册、虚出实收、就仓盗卖、巧立名色、妄起科征,飞洒粮差、接受赃私、包揽词讼、吊打细民,豪强劣绅买嘱官吏等等阴私事情,皆说的详细清楚,告诉百姓们其中的手段,以及严厉的惩处。”

  “为了鼓励百姓们购买《大诰》,因此规定百姓家中有《大诰》的,遇罪可减轻一等。”

  “当天下百姓家家一部《大诰》,人人懂法,加上圣人鼓励民告官,甚至鼓励百姓们亲自捉拿,又有敢官官相护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