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32章 海外商行的大爆发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32章海外商行的大爆发

  高丽学习中华是很快的。

  唐朝的节度藩镇,明朝的卫所制度。

  李成桂造反成功后,受到国内亲华主流思想的影响,很快就开始模仿明朝,施行了很深的改革。

  其军事制度以五卫制为主,军队分为五卫:义兴卫,中卫、龙骧卫,左卫、虎贲卫,右卫、忠佐卫,前卫和忠武卫,后卫。

  中枢设兵曹和五卫都总府统一掌管军政和军令,兵曹类似明朝六部中的兵部,长官称判书,正二品,五卫都总府长官称都总官,都总官、副总官共十人,具体掌管五卫部队。

  国朝兵制,总于五卫,兵曹为本兵,都总府领之。

  更休上番,则为宿卫之卒;有事兴发,则为战阵之卒。平时,五卫轮流承担宫禁警卫任务;战时,五卫赴前线作战。

  五卫制也是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所属人员平时为农民,战时为士兵,士兵所需衣食兵器等物资全部自给自足,国家没有养兵的财政负担。

  类同与明朝的卫所制度。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一直到倭国入侵李氏朝鲜,明军入朝平倭,带去了戚继光留下的军事制度,随后稳定后的李氏朝鲜,全面模仿戚继光的兵制练兵,进行了再一次的军事改革。

  可是呢。

  李氏高丽有个弊端,不光武官世袭,文官也世袭,庞大的世袭两班阶级,注定了上层的固化,并无法真的发挥其作用。

  脱胎于五卫军,如今高丽的军队主要一分为三。

  都察院的特使,和锦衣卫的两名探子,呆在隔海相望的登州。

  上个月的码头大案,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不查不好,一查吓一跳,源头皆指向了高丽。

  大明很大。

  锦衣卫的探子去过上海县的码头,原本以为上海县的码头已经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规模,没想到山东登莱码头的规模,并不比上海码头差多少。

  那天津码头岂不是更大?

  永乐九年。

  十月。

  码头上船只有气无力的趴窝。

  海浪一阵接一阵,为大地送上来凉风,吹走了焦躁,驱走了浮华,秋日的凉爽,逐渐的冷了起来,沿岸的百姓们经过了夏收的喜悦,开始准备过冬。

  人们努力的工作,丰收的季节,他们会在年关前,准备丰富的年货,全家人走亲戚,整个家族最热闹的时光。

  北平行省,北平府天津化工厂区,为周边提供了大量的化肥,配合农家肥的使用,产量再创新高。

  “呜呜~”

  一艘蒸汽轮船进港。

  登州也成立了船厂,专门制造蒸汽机的大型船厂,与天津与金州造船业形成体系,成为三角核心造船产业链,与南方的龙江船厂区,福建长乐船厂去,扩张成大明的三个船业基地。

  每个造船产业区,最小的福建漳州船厂区,也有了上十万名工人,年产船只数千艘。

  造船业的发达,带动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