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33章 兴奋的朱高炽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边是苏禄国,苏禄国有三王,东王内附,大明同意了。

  吕宋,苏禄,渤尼,三个海上邻居,地理位置非常的关键,也是土地面积大国,具备很强的潜力,大明需要发展这些地方。

  这些土地只要开发出来,能很快得到回报,与中亚当下的环境不同,受历史和技术的局限性,治理中亚的回报率太低了。

  杨士奇的确没有拒绝。

  既然是太子殿下亲口要求,作为臣子,他如何能拒绝呢。

  只是杨士奇有些好奇,太子殿下为何改变了心意,露出探究的眼神。

  朱高炽回答了杨士奇,让宦官递给了杨士奇一本奏疏。

  上奏疏的人是谢贵。

  杨士奇想了很久,才有了些许的印象,好几年前,在京城见过此人。

  奏疏里的意思很明确,高丽有矿,高丽的商人们希望运输煤矿到国内,国内不缺煤,可是呢又缺煤,谢贵认为对大明有帮助。

  杨士奇敏锐的发现了不对。

  高丽的情况他并不是一无所知,大明商人们在高丽如果开矿,以当地的人力成本,加上他们带去的技术,恐怕价格上,国内的煤商竞争不过。

  这对国家是不利的。

  杨士奇并没有出言反对,他相信以太子殿下的英明,肯定有他的想法。

  与有些人的担忧不一样,朱高炽并不担心高丽的局势。

  相反,他还在观察高丽的变化。

  近代科技大爆炸。

  西方走出了很多的道路,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新的事物,在朱高炽这里并不是新奇的,并且许多的选择应对。

  任何事物有两面性,朱高炽看到了新的机会。

  为什么海外的商人们,对于煤矿有了诉求?

  煤矿作为低价的大宗商品,属于早期海贸不被欢迎的商品,没有商人会把煤炭当做海上贸易的物资。

  英国的船只业与生产力大突破。

  瓦特蒸汽机的成熟和普及,虽然英国极力的守住技术,可还是被很多国家学了去,就像鸟铳这样的武器,部落仿造不出来,但是倭国和高丽却没有大的问题。

  各国进入了工业社会,随着需求和运力的变化,英国的船只,开始往外供应煤矿。

  例如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国内的三万三千艘船只,在这一年,往欧洲各国出口,通过海运运出了三百数十万吨煤。

  英国通过能源的出口,获得了长足的经济发展,而英国大量廉价煤的供应,又满足了各国发展,所需要的能源满足。

  技术上,目前的大明,许多方面没有达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水平,可是大明的体量大,造船业更大,如今大明有三个主要的造船产业基地,每年上万艘船只下水。

  朱高炽看到了其中的意义。

  传统以奢侈商品为全部的海贸方式,发展向大宗民生物资转型的海运能力,并且已经有了利润,否则高丽的商人们,不会如此迫切。

  那么结合《破圈之道》,朱高炽已经发现了大明的机会。

  多年来一直等待的需求,终于浮现了出来。

  所以有了今年的海外推动计划。

  朱高炽需要一个懂得工业之道,并且能适应复杂局势,懂得进退的官员,眼前这位很早就主动前往北平学习,在朝廷内阁做事多年,又在老挝呆过数年的杨士奇,还有谁比他更合适呢。

  毕竟在海外。

  朝廷无法直接管理的土地上,需要能自己判断的引导者。

  凌晨继续加更一章,明天恢复下午六点的稳定更新。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