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八章 发展规划_我的剧组非人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再仔细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嗯?”李闲云不解。

  苏海莉直接道:“前几天上线的一部网大,票房不佳。”

  “我知道。”李闲云点头。

  因为拍的快,网大在陆续上线,但是继开头火之后,后续的票房则少许下降。

  当然,赚钱依然是赚钱的,但比开头的五倍利润已出现下滑。

  员工们不知,只以为是这波运气不好,但高管们的嗅觉则更敏锐。

  苏海莉道:“我认为这不会是偶尔例外……我们的制作趋同性太高了,正在引起市场的审美疲劳。”

  李闲云摇头:“网大平台每年都有数百部电影问世,我们才多少啊?这么快就审美疲劳?”

  “问题是我们的风格统一性比较强。”苏海莉道。

  李闲云这次没有否认。

  是的,一个公司必然有一个公司的特色。

  这是无可避免的。

  题材不会审美疲劳,毕竟电影电视也就那么十几二十种题材,但是风格会!

  所以后续票房下降,不是因为品质,而是因为风格。

  现在降的还不明显,但随着不断推出,一路滑下去,员工们又得鼓噪了。

  苏海莉道:“电影始终是艺术品,过于套路化,是一定会产生厌倦的。我认为当前的模式还是要做些调整。”

  “唔,有思路吗?”

  “是时候把技术部推出去和其他影视公司合作了,未来华国影视不需要一半的电影都由我们出品,但可以有一半的电影,都由我们参与联合制作。”苏海莉回答。

  技术部对外合作,就解决了剧本不足,导演不足的尴尬,还解决了艺术层面趋同性的问题,甚至还解决了内部企业管理简化的问题——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给别的影视公司去做了。

  同样也还解决了短期内大量出片,市场倾轧的问题。

  所以易胜传媒肯定是要走出这一步的,这才是他们壮大的根源。

  李闲云摇头:“我知道这个,问题是过去这段时间,他们大部分人不能接受。”

  易胜传媒虽然先期是内部自产自销,但也不是没有做对外推广。

  但事实是成效甚微,除了盛达那一单,其他的合作还一笔都还没达成呢。

  大家都是我就看看我不进去。

  苏海莉道:“两套班子的全新操作模式确实不太容易被接受,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您有自产自销的能力,始终没有认真对待这件事。”

  “这需要改变他们的思路。大制作都是明星路线,三个亿的片子可能只有五六千万落到技术团队上,双班底制作能获得的更少了。”李闲云道。

  导致技术部难以推广的原因,除了大家对新模式有质疑外,核心就是艺人使用的问题上。

  实在是按传统模式,艺人占大头,李闲云的技术部费劲吧啦的给你做电影,结果一算才一两千万的收益。

  哪象易胜传媒自己,三千万的制作,两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