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33章 兴奋的朱高炽_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类的书籍。

  有些没什么含量,有些值得一读。

  其实与后世的国家,为什么追求经济增长,害怕经济停顿是一样的道理。

  明明是发达的国家,哪怕经济不增长,每年的经济总量,不也是很高的吗,就像人们不明白,为什么富人会因为自己的公司没有增加销售额而忧虑。

  那么遍观历史。

  靠着大航海贸易,葡萄牙和西班牙先后成为了欧洲最富裕的国家,而且这些财富的积累,在短短的几十年就完成了。

  可接收了大航海贸易的大部分白银的大明,不但没有富裕起来,反而经济破产了呢。

  这就是体量与贸易模式的区别。

  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小国。

  他们可以通过巨量的白银,从大明得到“无上限”的商品,而大明掌握的白银,并无法得到花出去的口子,当时的天下,没有可以足够支持大明白银流动的商品。

  因为农业社会生产力的上限,大明国内的内部经济循环本就饱和,注定了这笔钱不再具备钱的价值。

  只培养出来海上的巨无霸大海商,却没有让大明国力富裕起来。

  如果从更多方面的角度来思考,甚至可以从米国的学者们提出的二八理论找到影子。

  为什么害怕东方崛起。

  因为他们的不少学者深信二八理论,认为东方的崛起,十几亿人口的富裕,会导致全球资源的破产。

  可是呢。

  后世的确走出了另外一条的道路,西方主流学者的共识,由鄙视和蔑视,逐渐的变为开始重视,甚至有了不少的中吹西方学者,因为事实就是事实。

  全盘接收英国政治遗产的神牛国,比后世穷了五倍,还是在相比更宽松的外部环境中。

  按照西方人的理论,神牛国是永远发展不起来的的,因为他们深信。

  直到新世纪他们动摇了。

  杨士奇安静的呆在暖阁里,同样的在看书。

  他很喜欢这样的气氛。

  黄花梨木桌面上,有福建茶叶泡的热茶,以及当下京城流行的奶茶饮品,还有各类的点心小吃,桂花糕吃起来又甜又糯。

  朱高炽余光看到杨士奇放下了手中的书,于是开口笑了起来。

  听到太子殿下的笑声,杨士奇恭敬的起身。

  大明太幸运了。

  祖孙三代的关系和睦,遍观历史未有之。

  到了今日。

  太子坐镇京城,皇上坐镇撒马尔罕,没有什么比这样更有效率的方式。

  杨士奇坚信,要不了十年,撒马尔罕七省,将会与内地融为一体,再也无法分割,至少五十年内如此,这是皇帝的便利性带来的。

  两个聪明人,深度合作的效果大于二。

  “杨先生,愿意去吕宋吗。”

  朱高炽问道。

  他知道杨士奇一定会同意,虽然杨士奇一直想要回到朝廷,可是朱高炽需要杨士奇奔赴海外。

  思来想去。

  杨士奇是最合适的人选。

  渤尼国内附,

  请收藏:https://m.ytdfnx.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